(相关资料图)
“特摄”并不是天然就是那样的,而是在业者的理想与严峻的市场现实之间、在演出家们的个人表达与制片方的商业要求之间、在过去的辉煌与影视行业工业化大势之间的多重夹缝中反复捶打、演化才成了如今的模样。
“特摄”这个概念的本源是“特殊摄影技术”,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只需要一般的影视制作团队即可实现的“普通摄影技术”,而在上个世纪,一部作品所需的特殊摄影技术或者说特殊技术,要由单独的“特摄班”、“特技组”来完成,特殊技术包括摄影、合成、美术等多个部分,大家比较熟悉的皮套和模型就属于特殊美术的造型工作部分。
那么,“特殊技术”与“普通技术”该怎样进行区分呢?其实二者之间的区隔是随着影视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的,很多原本属于特殊技术范畴的影视技术后来就不再被视为特殊(如蒙太奇和变速摄影),还有一些新型的数字化技术(如视觉特效“VFX”和CG)也被视为新的“特殊技术”,总之二者之间的界限取决于影视行业本身的发展程度。
特摄从技术概念变成了类型片概念,亦是影视行业,尤其是日本影视行业发展的结果:
特殊技术概念从诞生之日起就与新式设备的使用以及高预算成本紧密相关,圆谷组进军电视领域的开山之作《奥特Q》就是一部哪怕100%的收视率都无法回本的昂贵作品,这也使得使用特殊技术的影视企划——也即“特摄片”越发集中在怪兽片、英雄片这些易于商品化以收回成本的题材上,这也是日后“特摄=巨大怪兽/变身英雄”刻板印象形成的根源。到了70年代,日本影视行业的寒冬加速了这一趋势,采取低成本路线的东映系变身英雄片《假面骑士》和《超级战队》也是诞生于这一时期。
另一方面,好莱坞视效特效产业正在大踏步地碾过日本的“特摄”概念,“特摄”的追求也似乎不再是最新锐的影视技术,而是特定年代留下来的“皮套模型钢琴线”构成的独特风味,成为了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过,所谓的“圆谷英二的诅咒”并不能归罪于业者的保守怠惰,这种“怀旧”本质上还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足够的时代条件支撑下妥协的结果。
如今,异于好莱坞式特效片概念的“特摄片文化”越发被商业化的美术设计与商业任务要求所包裹,但仍然为广大粉丝所津津乐道。当然,笔者并不想指责那些追求那些帅气的英雄皮套的观众们歪曲了“特摄”的本质,但也不该忘记,在当代环境下,“特摄”并不是天然就是那样的,而是在业者的理想与严峻的市场现实之间、在演出家们的个人表达与制片方的商业要求之间、在过去的辉煌与影视行业工业化大势之间的多重夹缝中反复捶打、演化才成了如今的模样。